欢迎光临天博体育官方网站!

今天新闻的主角是我们!

国内新闻 2022-12-07 23:50:2664本站天博体育

  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秦岩。我要讲述的故事是,在120个小时中见证中国力量。今年7月20日,郑州一天下了大半年的雨。短短一两个小时,眼瞅着水就涨上来了,积水齐胸,道路成河,一片汪洋。当天,河南广电紧急启动了新闻直播,所有记者都冲进暴雨中报道。采访车开不了,我们就蹚水去;摄像机浇坏了,我们就用手机拍。然而,雨越下越大,糟糕的情况一个接着一个:道路中断、电力中断、供水中断、通讯中断……千万人口的郑州,突然掉线日凌晨,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被淹,5000多人被困,其中有69名危重病人急需转运。我们紧急赶往现场。

  在我们前方的主体建筑就是阜外医院。我们看到前面的车辆,基本已经没顶了。红绿灯在我们旁边似乎触手可及,救援的直升机飞又是一趟。

  我原以为,阜外华中已经成为了孤岛。但当我们到达的时候,看到现场集结的不仅有解放军83集团军、中原火箭军和官兵,甚至还有从上海飞来的直升机,还有从安徽、湖北、江苏紧急赶来的消防救援力量。这时,距阜外医院被困不到12个小时。

  这辆满载希望乘风破浪,直到水深超过1米8。车进不去了,咋办?下车!战士们跳进浑浊的水里,推着皮划艇游进了阜外医院。他们把第一批急需的物资送了进去,也为后续的救援蹚出了一条生命线。

  被大水围困的医院停水断电。大家最关心的是,危重病人怎么办?我们一路打听,找到了病房4楼的ICU。整个大楼漆黑一片,只有ICU里微光闪烁,那是危重病人心电监护仪上面跳动的曲线——医院所有的应急能源,都用来保障危重病人了。在最困难的时刻,医生、轮流捏皮球来维持病人的呼吸,时间最久的一位,连续捏了6个小时。当她被替换下来时,她的五个手指就这样一直僵在一起,张都张不开了。

  在现场指挥的是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执行院长邵凤民,在原本的采访计划里,邵院长是首要的采访对象,但我走到他身旁时,又放弃了。因为他的时间太宝贵,他要不停地协调、制定转运方案,他要确保院中每个人的生命安全。

  所以我们只拍到他这几秒钟的画面。在邵院长匆匆离开的瞬间,我突然留意到,他手里拄着拐杖,脚上却穿了一双女士凉鞋。后来我们才知道,邵院长的腿摔伤了,鞋在水里找不到了,他就这样一瘸一拐地在一线夜。

  为了病患的安全,很多医生连续72小时都没合眼!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,病患在,我们在。我们在,阵地在!

  我们的直播记录下了这次河南医疗史上规模最大的病人转运。在两天时间,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,还有郑大一附院老院区,一共转运了15000多人,没有一例病人因灾情妨碍医疗救治而丧生。

  那段时间,河南的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。国家调派解放军、部队近20000官兵、十几个省的2300多名消防人员驰援河南;国家电网调配26个省市区的10000多人到河南抢修保障电力设施;还有数不清的民间力量自发汇聚到河南,伸出了援助之手。如果你问他们是从哪来的,他们会这样回答你,“别问,问就是中国的。”

  我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叫什么名字,但我们知道,他们都应该被称作英雄!大家还记得,老大爷手捧鸡蛋,感谢救援人员;小伙子从早到晚守在烧烤架旁,只要是救灾的人都无限量供应;阿姨给消防战士送来了煎饼,想让孩子们吃上一口热乎饭。那些天里,我就这样一次一次被感动,感动于坚强硬核的力量,感动于这些温暖的瞬间。

  这一个个珍贵的镜头,都来自我们从7月21日到25日的120小时不间断直播。大家或许想不到,在灾情最严重的那几天,有的记者家里被淹,照样冲在一线;电视大厦里面没电、没水、没信号,我们用应急电力把直播撑了过去。作为记者,我们就是要用一个个新闻事实诉大家:别害怕,我们中国有力量!这力量,来自举国同心的制度优势和强大国力!也来自把微萤之光汇成星河的凡人英雄!这些力量,支撑河南挺过去了!

  大家好,我是来自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记者,王洋,也是建党百年系列短视频《党员了不起》的编导。我今天要讲的是——中国党的百年“智慧”。这个故事,先从一段歌曲开始。

  电影地道战我也看了好多遍,可当我作为记者来到河北邢台冉庄地道战旧址时,还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住了。当然,被震住的,还有当年的侵华日军。

  《陆军步兵漫画物语》,是侵华日军斋藤邦雄写的漫画书,里面就描述了日本侵略者遭遇地道战的痛苦经历。他说:中民掌握了“土遁”之术,一溜烟,人就没影了。

  说实话,我们的摄像老师,进入地道后,也“土遁”了,原来他为了多拍些镜头,跑到双层地道,在里面迷路了。

  我采访的地道战创始人、开国中将旷伏兆的儿子还给我们看了一份密密麻麻的施工图。他说啊:当年华北平原无险可守,党就想出地道战的妙招,他们带领大伙,就是靠听声辨位、罗盘定位的方法徒手挖地道。

  为了抗击日军,党还在地道里想出了很多招,这种鸡爪型地道,是为了防火防毒防水灌;这些遍布在地道里的射击孔、瞭望孔、拉雷孔,是为了立体作战;类似的妙招还有很多。

  站在地道里,我当时就在想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没有先进的军备,没有一流的工具,中国党靠的是军民连心保卫家园,靠的是智慧和使命创造出来的奇迹。

 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认识他,看到他大家会想到焦裕禄精神,想到那把和肝癌做斗争的藤椅,想到他风里雨里无私奉献的身影,在我们制作的《党员了不起》的视频里,他还有另一面。

  兰考风沙大,盐碱地又多,焦裕禄治沙时,发现有一户村民的坟头儿不怕大风刮,原来是上面盖的淤泥立了大功。他就学习并运用这种智慧,用淤泥来盖沙。采访时,一位和焦裕禄打过交道的老人就说:“现在眼光看,过去那个法儿是笨法儿,但那时候还能离了这个笨法吗?肯定不中,在那个年代,这就是最聪明的办法”。

  用当地人话来说,焦裕禄淤泥治沙是贴膏药,贴上膏药后,他还要扎针,就是在封住的沙丘上种树,让泡桐花开满曾经的盐碱地,焦裕禄的这个想法,改变了兰考的生态。

  这些见闻,让我在采访的时候感慨,咱们欠焦一沓子发明专利呀!因为直到今天,焦裕禄的生态治沙理念,已经被运用到了整个黄河流域。

  让人吃惊的内容还不止这些。在后来的采访中,我看到安阳林州红旗渠,党人用研制出的“土”穿山引水,解决了林州人的用水难题。

  我看到了党员顾方舟在小儿麻痹症爆发的年代,从汤圆那里汲取灵感,制作出拯救了数十万少年儿童的这颗糖丸。

  看的越多,感触越深,一个政党历经百年,不仅仅是靠着强大的外在实力,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内核和智慧引领。

  我用到了动漫,用到了复古配音,用到了电影预告片的剪辑和二次元语言,把这份感受,用一种燃的方式传递给大家,用实际行动向前辈们完成一次真诚的致敬。

  因为,我明白:攻坚克难的决心,巧夺天工的匠心,不屈不挠的恒心,为民造福的初心,这,就是党员智慧的本质。

  前浪不息,后浪奔涌,在时代的洪流里,愿我们这一代人扬起理想的风帆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!

  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,这段绝美的水下舞蹈《洛神水赋》,是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,6月12号亮相河南卫视后,这段舞蹈惊动了外交部,外交天团三位发言人组团发推,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文化“难以置信的美丽!”。我是《端午奇妙游》的总导演陈佳,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,是这奇妙节目背后并不奇妙的故事。

  6月3号,距离端午奇妙游的上线天时间,我却被一连串的坏消息砸晕了《龙舟祭》剧组制作费用超出预算,追加投入还是压缩节目需要马上拍板;唐小妹象山拍摄地遭遇连日暴雨天气,能否如期完工突然打了一个大大问号;《洛神水赋》粗剪的第一稿样片被领导pass,作为开场重头戏眼看就要拉胯……对我而言,那个下午没有奇妙来过,只有至暗时刻。做文化节目难,做传统文化节目更难,神奇的是,传统文化又总会给创作者照过来一道光,不轻言放弃,去努力顽强。

  核心创作队伍加我一共4个导演,那时间分别在上海、象山、洛阳各个摄制组奔忙,线上视频会议+电话各方协调,守在电源插座旁,手机一下午都是发热滚烫的状态。不知道是哪个小伙伴买了整整一盆20多个又大又甜的水蜜桃,不知不觉间就被我一个人全部消灭了,吃桃子减不减肥不好说,但我作证肯定能减压。啃最后一个桃子的时候,我做了决定,赶明天最早一班高铁,去上海重拍“洛神”。

  高铁、地铁、出租车一路辗转到位于上海郊区的水下拍摄基地,迎接我的只有一张张疲惫,还带点心灰意冷的面孔,听说忙碌了几天的样片节目被审看毙掉,演员、摄影师,连灯光的脸上,都写着一个大大的“丧”字!没有时间去做安抚工作了,制片剧务重新布置泳池四周的黑幕,检查水温变化,我把节目主创几个人聚拢起,头脑风暴只有一个议题——从头再来,忘记过去,做出一个观众从未见过的惊奇。

  在才高八斗的曹植笔下,洛神是东方女性至美的化身,如何表现出对洛神之美的超凡想象?怎么实现中国美学的极致表达?追问、否定、研判、拆解。我们终于酝酿出了一个放手一搏的大胆构思。洛神横向飞翔的画面,仙气十足,是从未在水下摄像中拍摄过的,为了达到完美效果,我们用5根缠在一起的鱼线绑在演员身上做牵拉,既要防止鱼线用力不稳使演员动作摇摆晃动,还要考虑每次下水不超过50秒的潜水安全要求,更要防范长时间入水可能带来的身体失温,高压强使毛细血管破裂等伤害。

  《洛神水赋》如此,《龙舟祭》、《丽人行》何尝不是如此,我们唐小妹的扮演者都是素人,外景地白天暴晒,皮肤蜕皮,脱水中暑,到了晚上连轴转,蚊虫叮咬加上大把掉头发。这几个00后的小女生却对我说,苦是苦,但自己追的不是流量是国潮,告诉家人同学的时候很骄傲特满足。

  “端午奇妙游”如此,春晚、元宵、清明、七夕奇妙游又何尝不是如此,原有方案临时全部推翻,制作机房遭遇洪水被淹,一组镜头多地拍摄辗转,就像这七夕节目里坚强刚猛的龙门金刚一样,我们河南台这个团队不畏难、敢挑战,半年多来交出了一份份刷爆全网、惊艳世人的奇妙游答卷。我想那是因为,增强文化自信,践行强国富民,做优秀中国文化忠实的继承者、弘扬者和建设者,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内化于心的使命担当。

  端午奇妙游上线播出后,我们的节目迅速被网友抬上了各家网络平台的热搜榜,“河南台为何火爆出圈”、“文化自信膨胀了”等网友评论引发集体共鸣,#河南卫视杀疯了#一个线亿量级。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共青团中央等国字号媒体连续刊发文章。节目更获得国家领导的批示肯定,7月16号,国家广电总局专门在郑州召开“中国节日”系列节目创作座谈会,向全国推广我们制作文化节目的新思路好做法。

  无论是春晚出圈,端午破圈,从根本上讲,是中国节日的出圈,是传统文化的破圈。五千年绵延不断的华夏文明,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,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。

  我和中国节日团队的伙伴们,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,自己所做的工作,就是在描绘一幅名叫“中国文化”的美丽图画,我们要让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们,都能够看到它,爱上它,看到中华文化深厚久远的灿烂成就,爱上文化中国走向世界的自信昂扬。

  嘿!大家好,我是大龙,来自郑州广播电视台郑州新闻综合广播。作为记者,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——校外阅读辅导员。有一次进校园,我问孩子们, “在你们心里,什么是英雄?”没想到很多孩子给了我这样的答案:蜘蛛侠、钢铁侠、美国队长、奥特曼……我在想,为什么党史当中的小英雄没有成为孩子们的答案呢?于是,今年年初,我决定发起“大龙红色故事进校园”活动,把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。

  每天工作结束后,我就泡在郑州少年儿童图书馆,阅读了近百万字的资料,做了几十本笔记。回家后,我把看到的内容录成视频,在“大龙的睡前悄悄话”上推送,期待着网友的反馈。他们的留言让我大开眼界,有的说我用词太土;有的说需要配上特效;有的说最好让我变装秀,有的希望设立奖励金币……

  带着网友的建议,我开始走进校园。凡是能去的学校,我几乎都走了一遍。每次回来,我都会把校园里的情况发在网上。56所小学,一万两千多名学生现场参与,60多万直播观看。越来越高的点击率让我欣喜不已,邀请我的学校也越来越多。

  他用力地点点头,开始带着同学们采用分头包围的方法,缴了我的“枪”,高兴地在操场上大叫着、奔跑着。

  我把当天的视频放在了网上,校长转发给了孩子们的爸爸妈妈。他们说,希望大龙老师常来,谢谢大龙老师。

  不活泼的可以带他们活泼起来,可不能剧烈活动的孩子怎么办?2021年4月,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。河南省儿童医院阳光病房学校的老师打电话给我,想让我去一趟,给患有白血病的孩子讲讲课。他们叮嘱我,长期住院,让这些孩子免疫力低下,不能参加任何健康孩子的集体活动。在大量药物作用下,他们的语言、运动等诸多能力也在减退。

  这怎么讲?激烈的互动、角色扮演都不适合这类小朋友。我突然想到了闯关游戏。他们,不也正在闯过人生的一道道难关吗?我选定了赵海娃的故事,让孩子们跟我一起闯关送鸡毛信,告诉他们不要轻言放弃。

  当我走进这所最安静的学校,看着戴着小帽子、小口罩,只露出小眼睛的孩子们,心里还是被重击了一下。我轻声地对他们说,孩子们,跟着大龙老师去闯关,好不好!

  我向孩子们打开了自己花了5天时间做的动画,他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。原本沉默的课堂,一双双留着滞留针的小手举起来了,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笑成了月牙。他们在我的引导下,他们变成了小英雄赵海娃,拿着红缨枪,揣着鸡毛信,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,躲过一次又一次危险,终于把重要的鸡毛信送到了张连长手中。任务完成后,我问“保护身体,战胜病魔的任务能不能完成?”“保证完成任务!”当我看到虚弱的他们,用尽全身力气回答我的时候,我明白,红色故事里的力量,照亮了孩子们的天空。

  带着这种力量,2021年7月,我受光明日报邀请,去了最远的一所小学——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三完全小学。我带着他们闯关,给他们看动漫,带着他们演节目,小英雄的故事在孩子们心里逐渐扎根。而他们,给我讲玉树的山、玉树的水、玉树的草原和玉树的美,他们还教我用藏语唱感恩的歌曲。我和他们躺在辽阔的草原上,我说:孩子们,你们就是勇敢、坚强、努力向上的小英雄。孩子们高兴地扑到我身上,说,大龙哥哥,你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。

  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。从玉树回来,我参与到少儿阅读力培养研究项目,与更多的专家、学者和老师一起,把红色党史故事更生动地讲给孩子们听。我还作为桥梁,帮助偏远小系郑州少年儿童图书馆,在校园里建立图书馆分馆,让更多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。

  我收到了很多孩子寄给我的画。他们的画中有王二小、张嘎子、赵海娃、雨来……那些党史中的小英雄人物,已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。而我要继续讲好党史里的英雄故事,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让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,让信仰的力量永远向上。

  大家好,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丁小佩。2021年7月20日,本该是我15年记者生涯中很普通的一天,但因为一场灾难性的暴雨,让我经历了从业以来最惊心动魄的生死时刻。那天,河南广播电视台启动暴雨应急直播,在外采访的我,坐上了郑州地铁5号线左右,列车突然在隧道里停下,车厢进水了。出于记者的职业敏感,我第一时间做了连线报道。

  【视频:主持人:“我们再来连线一下记者小佩”,小佩:“你好,刚刚呢地铁五号线海滩寺站到沙口路站运行的地铁列车,在临时停车20分钟后,这是工作人员现在要引导我们下车。”】

  隧道已被洪水倒灌,我们返回车厢,几位身强力壮的男士,冲出去把乘客拉回车内。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,十几分钟后,没过了胸口。

  我颤抖着双手从现场发出的求救视频,引发社会高度关注。此时,河南应急广播也正在火速联系各方救援力量,一时间,地铁5号线多人的生死,牵动着无数人的心。

  水位没过了脖子,恐惧感包裹着我们,哭声、求救声此起彼伏。我想到了两个年幼的孩子、年迈的父母……我告诉同事,这可能是我最后一个电话了,同事说:“不会的,河南应急广播已经把确切的消息传递给消防、地铁、应急等多部门,马上就会营救,一定要坚持!”

  晚上7:50,强大的水压加上严重缺氧,呼吸越来越困难。一位乘客拿起灭火器,拼命砸向车窗,不知挥了多少下,一扇窗被砸出了一个洞,带着水腥味的空气扑面而来,后面的乘客接着砸,这些生命之窗,给整个车厢带来了希望!

  晚上8:20,一条消息刷屏:地铁5号线的乘客已被全部疏散?!不,这不是真的!为澄清,我赶紧拍了一条标有时间的视频,发到直播间和网络平台,让外界知道,我们还没有被救出,河南应急广播又迅速把求救信息同步给救援人员。

  【视频:刚刚我们经历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时刻,因为刚刚的水位大概是在这个位置,现在水位终于下降了,只要水位下降,我们就可以等,请大家把这个朋友圈发出去。】

  紧接着,直播间打来电话:“小佩,你一定要留意接听尾号7717的电话,他们是的,去救你们了。”我很快接到了这个电话,告知了他们准确的位置。顾不上挂电话,我就大喊:“救援人员马上就到,大家坚持住!”车厢里顿时充满了力量,一个接一个把这个消息传递下去。几分钟后,有人喊:“前面有光了!我看到有人来救我们了!”黑暗的隧道照进了光亮,照暖了被洪水浸泡的心房。

  【视频:我们看到救援人员已经在现场了,一个一个地在救,我们终于等来了被救的这一刻,谢谢、谢谢、谢谢】

  在救援的过程中,我看到了最温暖的画面。有人高喊:“让老人、孩子和孕妇先走!”大家自觉地让出一条生命通道;消防指战员站在水中,把乘客一个个抱到疏散平台;一个女孩儿身体极度虚弱,被背了出去;一个孩子,被一双双大手爱心接力,送向最安全的地方。

  成功脱险后,我和部分乘客留下来做志愿者,三位医生乘客带着十几位志愿者,跪在冰冷的地板上,给昏厥者做心肺复苏,与死神展开较量。

  这是我在救援现场拍摄的照片,见习医生于逸飞,那是他第一天上班,救人的前一刻,披上了培训时刚发的白大褂;光背医生李英豪,多次往返车厢背人,腰疼得站不起身,当晚就被120抬走;长发女医生秦杰林,严重缺氧加上高强度救助,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,现在仍在治疗。还有那些我素昧平生的志愿者们,他们拼尽全力救人的样子,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。

  3小时的紧急救援,让我刻骨铭心。危难时刻,向险而行,是记者的职责和使命。突发灾难面前,新闻报道汇聚起的不仅仅是信息、更是强大的力量。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全国人民的大力驰援下,河南挺住了!中原大地挺住了!

  9月15日早上6点,停运了56天的郑州地铁5号线恢复运营,站台上人来人往,秩序井然。一场抗击洪水的保卫战,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,新闻记者的责任担当。这场战役,有你,有我,有我们!

  大家好,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杜青林。照片里,坐在习总身旁的,是淅川县邹庄村村民邹新曾,大家都叫他老邹。今年5月13日,总在视察南水北调工程时,曾到过他家。

  5月底,追随着总的足迹,我回访邹庄村,见到了老邹。年近七旬的他,正在打扫村里的道路,连地上的一片纸也要捡起来。我走上前去问他,怎么这么认真?老邹笑着说,“我是邹庄‘最美保洁员’,一个月工资900块,不下力会行?”

  我想去他家看看,老邹收起扫帚,大步流星带着我们来到他家。回想起那天的情景,老邹很激动。他指着客厅的沙发说,“总就坐在这儿和我们聊家常,就是在这里说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总真的把咱老百姓放心上,我们做啥都值了。”

  老邹家里有两张全家福,是他的宝贝。这张是老邹一家在搬迁前拍下的。2011年6月25日,因南水北调中线名村民离开故土。那三间红砖瓦房,成为老家油坊岗村唯一的记忆。

  说起搬迁那天的情形,老邹记忆犹新。一排排挂着红色条幅的大巴车在村口等着,全县的干部都来帮忙。上车那一刻,孙女问:“爷爷,我们还回来吗?”老邹攥紧孙女的手说不出话,他的儿子突然冲着老屋的方向,磕了个头。那一刻,老邹泪流满面。

  老邹说,当时坐在车上,心里乱得很,主要是舍不得祖业。另外,也有个愿望,到移民新村,生活能更好一点。

  几个月后,老的油坊岗村永沉水底。16公里外,新的邹庄村逐渐崛起。说起新家园,老邹喜上眉梢。他说,搬迁前,村里走的是泥巴路,吃水用肩挑,下雨天,外面大下,屋里小下;外面不下,屋里还在下。搬迁后,乡亲们都住上了两层小洋楼,走的都是干净的水泥路,跟城里一样。“我经常跟他们说,我的愿望能实现,靠的就是党。”

  2014年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,老邹让儿子带着他来到渠边,看着送往北京的清水,想着家里水管里流出的甘甜,心里可美。

  2014年12月31日,习总发表新年贺词,老邹一家准时在电视机前收看。当听到总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表示敬意,祝福乡亲们在新家园生活幸福时,老邹说自己心里特别暖,当时就想着,要是总啥时候能来淅川看看,那该多好啊。

  就在那天,老邹一家拍下了这张全家福,大伙紧挨在一起,笑得特别甜。老邹让儿子翻洗了很多张,每个孩子家都挂一张。

  十年来,这一渠清水,连通起远隔千里的长江与黄河,奔涌向华北平原的千家万户,邹庄村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村支书邹玉新说,村里利用南水北调移民村产业发展资金,建起了绿色果蔬园、猕猴桃基地、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,村民们不仅有“租金”,还能拿到“薪金”和分红,真正是“稳得住、能发展、可致富”。

  老邹家也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:自己的农家乐已经开业了,大儿子选上了村干部,二儿子开了汽车修理店,三儿子有了自己的网络公司。孙子在读高中,学习很努力;孙女已经考上了大学。他说,现在想吃鱼吃鱼,想吃肉吃肉,闲了还在村里文化广场上唱唱大调曲,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!

  两张全家福,见证了南水北调移民的生活变迁,也见证了党民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概。目前,南水北调中线多亿立方米,惠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河南等地的7900多万人。南水北上,流淌的是江水,润泽的是人心。

  今年9月16日,在丰收节前,我又来到淅川,老邹见到我兴奋地说,他现在有个特别急切的愿望,就是要加入中国党,他说,抄了好几遍,已经提交。就盼着总再来,能戴着党员徽章向总汇报。

  看着老邹幸福的笑脸,我不禁动容。老邹的一个个愿望,因为这条千里清渠实现,也必将因为这一库碧水更加美好。渠首一滴水,家国万里情。那一刻,我也有了一个愿望,就是把镜头对准更多像老邹这样的普通人,记录他们追梦圆梦的故事,记录他们奋斗不止的故事,记录这伟大时代的动人故事!

  距离滑县县城50多公里处的大寨乡,有个偏僻又穷困的小村。村里有个姑娘叫王晓楠,网名麦小登,因为拍摄乡村生活题材的短视频在网上走红,被称为“河南李子柒”,网友们亲切地叫她“全网最美瓜二代”。今天我要讲的,就是“网红”麦小登的故事。

  2020年我到她家采访,那是我第一次见她本人,姑娘个头不高,人特别瘦,穿款式简单的T恤衫和帆布鞋,说话轻声细语,整个人素淡得就像一杯清茶。

  晓楠母亲在她2个月大时离开了家。父亲王云坡,几乎不识字,一个人守着9亩地把女儿拉扯大。几年前,王云坡积劳成疾,摘除了一个肾。2013年,家里被识别为贫困户。穷的时候,学费、生活费都拿不出来,靠叔叔、姑姑资助才完成学业。

  毕业后,晓楠在郑州打拼谋生。做过外卖、当过家教、摆过地摊,直到2019年底,61岁的王云坡被检查出另一个肾也出了毛病,需要长期吃药控制。为方便照顾单身的父亲,晓楠毅然回家。

  她告诉我说,“那年回家收麦,看到我爸佝偻着腰做农活,觉得他真的老了,需要我陪伴……”就这样,24岁的王晓楠回乡创业,变成了专注拍“三农”题材的“麦小登”。

  她用视频记录着父女俩“有爱”的生活:田间地头、老旧小院,赶集会、做农活、煮牛肉、蒸馒头……其乐融融,乐此不疲。

  可是视频创作,对一个女孩子来说,谈何容易。没有团队,一个人策划、拍摄、剪辑、制作,只有三脚架和手机,而一段几分钟的视频,通常需要几百个素材,光拍摄就得一天时间。

  有一次,她和父亲去摘榆钱,树高达十几米,不好掌握拍摄角度,光拍一个爬树的镜头,她爬了十几次。

  还有一次,夜里9点多,父亲身体症状突然加重,必须马上住院,她独自一人开车带父亲去郑州看病,那是她第一次开夜路,谁知当晚河南普降大雪,她硬着头皮一路疾驰,把手机用支架支起来拍摄,一边开车她还一边安慰父亲,没事,我开车稳,你躺那睡会儿吧。200多公里,她开了整整四个半小时,到医院后发现腿都是软的,后背全湿了……

  通过努力创业和当地政府帮扶,这个小家如今彻底摆脱了贫困。去年6月,滑县牛屯镇大蒜滞销,麦小登得知消息后,就开始筹划以抖音直播的形式帮助蒜农卖蒜。挑拣大蒜、打包运输…直播当天,麦小登用半个小时就卖出了5000单大蒜,前前后后忙到凌晨两三点。但她说,以前都是别人帮助自己,今天能帮到别人,再累也高兴。她还想要多参加助农扶贫活动,宣传滑县、河南的农特产品,帮助老乡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添一把柴。

  临别时,我问她,你还年轻,毕业后就回到农村,甘心吗?她很坚定地说,只要足够努力,在哪儿都能闯出一片天地!

  一批批青年能人带着理念、视角、资金、技术回到家乡,为村镇注入新的生机;还有干劲十足的乡村带头人,多方奔走的驻村,他们用行动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我想,这就是当下中国,众人协力,共赴小康。

  大家好,我是河南手机报的记者王韵杰。我从未想过,自己的一点努力,能为100多个病人换来生的希望。8月2日,郑州市二七区江泰天宇小区因疫情被封。这天上午,我和小区邻居们一起排队做核酸检查。

  这时候,一个女人的哀求声从卡点处传来:“叫俺出去吧。我都4天没透了,再不透就撑不住了......”

  我循声望去,那是一个肤色暗沉的女人,手臂上有多处弹珠大小的疤痕。记者的本能驱使我走过去询问情况。她叫吕艳秋,患有肾病,常年透析。郑州突然爆发疫情,做透析的医院停诊,她的透析之路被封了。吕艳秋身后还站着十几个人,他们的脸上同样笼罩着焦虑和忧愁。吕艳秋说,这附近还有100多位等待透析的病人,要不是真的没办法,自己也不会非要出去。

  100多位需要透析的病人?!这个数字令我十分震惊。100多位病人背后,就是100多个家庭!可是,我们处于疫情“暴风眼”,被感染几率很大,而且,这些家庭都在封控区,个人力量竟显得那么渺小,但,真的没有办法了么?

  记者的职业使命最终还是战胜了恐惧。在详细了解这些病人的情况后,我赶忙整理文字和视频,把报道发回后方。很快,题为《紧急呼叫!封控区内多名肾病患者急需透析》的视频报道发出,迅速被中央、省级几十家媒体转载,受到网友极大关注,登上微博热搜榜。

  “我在附近医院有熟人,我问问能不能接收”“我是外地的, 这边能联系到救护车,虽然数量有限,但是能解燃眉之急”“透析真的一天都不能等,人命关天,希望尽快解决”,短短一个小时,微博下就有很多网友留言,大家都在出主意想办法,希望能让患者尽快做上透析。这期间,我也联系了小区附近的一家医院,对方表示“确实想接收,但是救治能力有限,无法接收这么多病患”。

  信息还在发酵。视频报道播放量超5000万次时,引起了各方重视,一直在后方支持的单位同事通过与医院沟通协调,联系到一家独立的血透中心,有能力接收这些透析患者,又租用一家隔离酒店,用于患者的隔离观察,让酒店和血透中心之间实行封闭转运。

  我仿佛在黑夜中看到光亮的人,欣喜地与这家医院联系,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身边需要透析的患者。在他们眼中,我看到了生的希望。但是,这些在封控区内的患者怎么出去?又一道难题摆在我们面前。

  二七区政府工作人员看到相关报道,主动进行联络,增加了志愿者和疫情防控工作人员,经过区政府、医院、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,最后达成一致意见:隔离患者乘坐救护车去透析。

  时间就是生命。大家迅速行动起来,有的统计病人情况,有的进行消杀,有的帮病患检查是否做好防护,有的在小区门口指挥,让患者排队上救护车,分批次进行透析。当天下午,就有三批共60位患者进行了透析治疗,其余的安排在第二天进行。

  8月3日中午,十几辆救护车在血透中心门口一字排开,透析过的患者被送到隔离酒店,等待第二次透析,当天晚上,所有患者得到妥善安排。尽管医疗资源紧缺,医院表示这些患者每周至少能透析两次。苦心人天不负,这 100 多名病人终于有了着落。

  8月3日晚上11点,忙完一天工作回到家,我的手机接到一条短信,那是病友刘永涛发来的信息,他说,“我代表100多位病友谢谢你们!”那一刻,对于紧张忙碌了整整两天、160多个电线多公里,这一切都值了!

  接连几天,我的手机被“感谢”这两个字眼挤爆了。没想到, 自己的一点努力,竟然能为这么多病人带来生的希望。在这次报道中,我们从记录者、见证者变身行动者、参战者,为党和政府的救援提供重要参考,搭建起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沟通的桥梁。我想,互联网时代,虽然改变了媒体格局,重塑了众多行业,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,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不会变,人民至上的理念不会变,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方向不会变, “听 解民忧 聚民心”的初心,永远不会变!

  大家好,我是河南法制报·法直播团队的记者曹芳。照片里这个小宝宝,只有几个月大。当时的她,一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躺在一个身穿救生衣的叔叔怀里。但她长大了会明白,在7月下旬那场超越历史极值的大雨里,有许多人为她和她的家人冒过险、拼过命。今年7月23日,新乡灾情告急。正在郑州阜外医院报道抢险救灾的我,临时接到任务,随即与同事搭上一辆印有“蓝天救援队”的车辆,奔赴新乡。

  车上静悄悄的,救援队员们迅速进入梦乡。一位救援队员对我说:“我们已经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睡觉了。你们也辛苦,一直跟拍我们。谢谢。”

  他叫武安明,是湖北襄阳蓝天救援队队长,2天前从襄阳赶到郑州。他说,自己参与过很多救援,但阜外医院的压力最大。医院里人命关天,晚一会儿,说不定就有生命危险。

  刹车声仿佛就是进军号,熟睡中的救援队员齐齐起身,精神抖擞投入战斗。被救出来的群众说,村子整村被淹,还有100多名受困群众没有被救出来。武安明和队员们登上搜救艇,我也坐了上去。他叮嘱我,“抓紧”,小艇随即划开水面,向村庄深处驶去。

  “快来人啊!”一个带着哭腔的喊声从远处传来,武安明警觉地四处查看,“快,3点钟方向。”我们发现一位母亲怀抱着孩子,坐在房顶朝我们招手。武安明第一个跳进水中,奋力朝着游去;另一名救援队员也随着下水。两人借助围墙攀登上房顶,将身上的救生衣脱下,穿在那位母亲身上。

  母亲被搀上了船,宝宝则转交到武安明手中。此时,这位在救援中无所畏惧的七尺男儿,手足无措了。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来回调整,生怕碰着磕着孩子。就这样,武安明像一尊雕塑一样,抱着孩子回到岸边。当时,小家伙在如此紧张的救援中,居然睡着了。

  当武安明把孩子还给母亲时,我定格了这个画面,就有了开头那张照片。还没来得及听到母亲的感谢,武安明等人又立刻投入新的救援中。灾区中有许多行动不便的的老人,救援队员们都是一个一个背上船,再背下船;有的小孩子害怕不敢跨越深水登船,队员就抱着他们上船。一位坐着轮椅老大娘从村子里被救出时,她不停地抹着眼泪:“谢谢亲人们,你们救了我一命!”

  午夜时分,最后一船受困村民转移出村,救援队队员们终于可以踏实的睡觉了。在他们搭建的临时驻地帐篷前,武安明撕开一包方便面,放好调料,倒进矿泉水,搅一搅就准备吃。我吃惊地问:“您就这样吃?”他笑着说:“没有热水没有碗,就这样对付吧。”

  我问武安明,怎么想起来从湖北赶来河南救援?武安明从兜里掏出手机,找出一张照片。他说,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他在当地协助河南援鄂医疗队做服务,与医疗队里的很多医生成了好朋友。医疗队返回郑州前,他们专门拍张合影,相约有空在河南聚聚。

  武安明放下手机,盯着我说:“姑娘,那时候你们河南人冒着生命危险,救了我们湖北多少人的命啊。现在河南有灾了,我们来帮个忙算啥。湖北河南,永远是一家人嘛。”

  那一刻,我眼眶湿润了。多天来在采访中收获的感动逐一浮现。我的镜头里, 99年出生的山西小伙李阳羞怯地说:“别拍我,我是背着爸妈来的,我怕他们看到我!”我的采访本上,记录着湖南常德澧县救援队周昆杨对8个月大女儿的相思。我还看见,数万名解放军、官兵、消防救援人员从全国各地集结;数千名电力抢修、通信保障人员从全国各地赶来;数亿元企业捐助、各界善款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!

  灾难隔不断手足情,关山挡不住中华心。在中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热干面对胡辣汤的情谊,还有泰山对嵩山的呼唤,还有 “晋”力而为、“冀”予帮助、“皖”起臂膀、“赣”劲十足…… 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”的暖流如星星之火,让中原儿女,倍感心安。

  从疫情到洪水,从河南到全国,灾难面前,每个人都是同舟者。我们同心同德、和衷共济,华夏大地上涌动着的,是同气连枝的 人间大爱!

  大家好!我是商城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陈婕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,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!讲好英雄和烈士的故事,是习总视察河南深入信阳老区时提出的要求。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关于一个抗日英雄魂归故里的故事:《一世英雄两地情》。

  山西省原平市,日军飞机狂轰滥炸,造成大批同胞伤亡。时任八路军129师769团三营营长的赵崇德主动请战,带兵夜袭位于阳明堡的日军机场,成功炸毁全部敌机共24架,歼灭日军100余人,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弱胜强、以步兵的奇迹。可是,赵崇德,夜袭阳明堡的现场指挥者,这个年仅23岁的大别山英雄儿子,却在掩护战友撤退时中弹牺牲,壮烈殉国。

  可是,八十多年来,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,英雄遗骸究竟葬于何处,赵崇德家乡人并不知道。英雄营长墓在哪里?有没有人为他扫墓?很多人都在为此事牵肠挂肚。这里请允许我列举几个代表,这也是我们在采访中接触到最多的几个人。

  一个乡镇,叫李献林,现任职赵崇德的家乡——商城县伏山乡;一个省直驻村,叫陈铁帮来自河南省银监局;还有河南报业集团的两名记者——退休多年的王天定和仍在岗位的刘宏冰。这几个人,来自省内不同的地方,却为了寻找赵崇德遗骸这一个共同目标而夜不能寐,奔忙不息。

  且不说忍着腰椎巨痛的李献林,四处奔波汇报;也不说一向不爱麻烦别人的陈铁帮,却为了这件事一次次找到他过去所在部队的老帮忙。单说这两个记者同仁,他们充分利用职业优势,不分昼夜的查资料,走访,打电话,蛛丝马迹都不放过。终于,在几经周折获得赵崇德可能安葬在山西原平的线年疫情刚刚稳定,他们就带着老区人民多年未遂的夙愿,出大别、过平原,跨黄河、入太行,开始了寻找烈士遗骸的艰难行程。

  “80多年了,赵营长终于能回家了。”见到英雄老家来人,山西省原平市苏龙口镇刘家庄村的王青福老人哽咽着说。

  从守墓人王青福的口中,我们了解到,赵崇德牺牲后,由于当时时间紧迫,战友和乡亲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将赵崇德就近安葬在刘家庄村,来不及立墓碑,甚至也没来得及做过多的交代,一抔黄土匆匆掩埋了一副忠骨。

  当年,王青福的爷爷亲手参与了赵崇德的安葬事宜,并一直细心守护着英雄的坟墓。爷爷过世后,这项光荣的使命又传给了他的父亲。到了王青福这里,已历经三代人了。

  两个月后,在豫晋两地的共同努力下,牺牲83年的赵崇德魂归大别山,遗骸被安葬在他的出生地商城县伏山乡七里山村。

  那一天,家乡的党员干部们来了,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也来了,有白发苍苍的老人,还有弱不禁风的孩子。风雨中他们分立道路两旁,拉起黑色的挽帐,手捧点燃的蜡烛和带泪的菊花。烛光照亮的雨巷,从村口一直延伸到墓地。

  2020年9月,原平市苏龙口镇派来王青福等代表,来到了赵崇德的家乡。他们列队肃立在新修的烈士墓前,垂首默哀,泪洒当场。这一幕让我们所有参与采访的记者为之动容。

  因为同一个英雄,远隔千里的两村群众成了亲人。一直在为此事操劳的王天定老师,及时推出系列报道,并在其中一篇的结尾这样写道:正当刘家庄万木吐翠时,七里山已是花开满园。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,豫晋两地将携手传承红色基因,共创美好明天。

  一世英雄两地情。再多的语言也道不尽对英雄的敬仰。最后,就让我用阳明堡纪念碑背面的碑文来结束今天的故事:

Copyright © 2022 天博综合app下载-天博app下载 版权所有

邮箱:admin@admin.com XML地图

天博体育